先秦时期,蓝姓族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北定州一带、山东莒县一带、河南平舆一带,此三地后分别发展为蓝姓的三个望郡中山郡、东莞郡和汝南郡。昨天上午,仪征铜山读者蓝宇祥通过一本民国时期编修的《蓝氏族谱》向记者讲述了蓝氏一族的前世今生,以及谱中记载的各类有趣故事。
《蓝氏族谱》中的蓝明德像
蓝姓主要有两个起源
蓝宇祥告诉记者,关于蓝姓的起源有两个主流说法,其一是源于嬴姓,出自贤者伯益之后裔秦子向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“战国中期,周显王二年(公元前367年),秦献公为了向东发展,在蓝(今陕西蓝田)地设县。分封伯益之后秦子向于蓝。后来秦子向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,称蓝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”
“第二种,也是我们谱中记载比较详细的就是源自姜姓,出自炎帝神农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昌奇,属于帝王赐姓为氏。“据载,蓝氏一族的祖先为炎帝神农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。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,生于帝榆罔二十二年(公元前2700余年),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,帝甚喜,因赐姓曰‘秀蓝’,赐名曰昌奇,后任为火旺,分封于汝南,遂以此地名为郡,汝南堂名即源于此。
这支蓝氏一族,据我们谱中记载已传有近一百六十世。我们仪征的这支蓝氏族人也尊奉昌奇为蓝氏的得姓始祖。”
始迁祖唐代曾任扬州节度使
“我们这一支的始迁祖名为蓝明德,生于唐贞观年间,聪明好学、行为正直。唐天授二年赐进士第,官至扬州节度使,迁居金陵。居于上元县朱紫坊,后有部分族人迁居句容。我们这一支蓝氏族人就是迁居句容族人的后裔。目前我们都尊蓝明德为始迁祖。”蓝宇祥介绍说。
“据谱中记载,蓝明德生一子,名采和,也就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‘八仙’故事里面的蓝采和。谱中称其为人耿介,坚志读书,唐玄宗开元元年癸丑科进士,授谏议大夫,因直言进谏唐玄宗宠幸外戚,遭到杨国忠的报复。遂辞官隐居于终南山,终日修行炼丹。”“蓝采和生有一子名仁,饱读诗书、怀抱经济、不事王侯。”蓝宇祥说,不仅蓝仁这样,他的儿子蓝元隆也不愿入朝为官。
耕读世家,重孝道、明礼义
蓝宇祥说,蓝氏一族一直都是耕读世家,族中子弟每人都必须读书。“祖先训,愿宗亲弟子贤达,年幼时需学诗书礼乐,后可各择农工商贾,宜教之。”
“再有就是非常重视孝道,祖训称‘生我者父母,至亲莫过于兄弟。如知此理,即宜亲其亲长其长也,岂可不孝不悌乎?不得上亲不可以为人,不顾乎亲不可以为子。凡我宗人,宜体亲心无私,不愧为人子、为人弟矣。’族中如遇到不孝之人,人人皆可唾弃之,生不得入宗祠,死不可归祖坟。”
《蓝氏族谱》中的蓝采和像
蓝宇祥还说,蓝氏一族的祖先也特别重视礼义,“谱中称,古往今来,无论士农工商,皆宜教品历行以德见称于世。倘品行卑劣,虽文章足以盖世,学问足以绝伦,亦为世人所不齿。品德端正者言可为法,行可为表,谁不敬哉!愿我宗人不作歪门邪道之逆子,甘为忠孝信义之完人。”
蓝宇祥表示,自己将会把祖先的这些优良家风传承下去,同时教给下一代,让他们牢记祖先教诲,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。
来源:扬州网-扬州晚报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